生产保障部KPI绩效考核指标库-BSC分解 | ||||||
考核维度BSC | 考核指标 | 考核指标维度细分 | 指标定义/计算公式 | 考核数据来 源 | 确认部门 | 评分方法 |
财务层面 | 部门费用预算达成率 | 外购材料预算达成率 | (实际费用÷计划费用)×100% | 财务部 | 无 | 百分比法 |
办公费用达成率 | (实际办公费用÷计划办公费用)×100% | 财务部 | 无 | 加减分法 | ||
内部 运营层面 | 1、物料需求预测 | 物料需求预测工作 | 按制度规定,评判物料需求预测工作的纬 度: 1、物料需求预测的准确性; 2、采购计划制定的合理性; 3、提报年度物料费用计划的及时性。 | 财务部、各 使用部门 | 无 | 加减分法 |
2、供应商管理 | 供应商评价准则符合率 | 符合供应商评价准则的供方数÷合格供应 商总数×100% | 生产保障部 | 分管领导 | 百分比法 | |
供应商审计 | 是否所有生产用物料的供应商都通过了质 量部门的审计 | 质量部 | 分管领导 | 百分比法 | ||
供应商现场评审、业绩评价 | 按制度规定,进行供应商现场评审和业绩评 价,做好相关记录,并进行相应的供应商筛选、维护、替换工作 | 生产保障部 | 分管领导 | 加减分法 | ||
供应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| 按制度规定,做好供应商档案资料管理 | 生产保障部 | 分管领导 | 加减分法 | ||
3、采购管理 | 重要物料市场供应信息调研报 告的及时性、有效性 | 按相关制度规定,收集重要物料市场供应信 息以信息报告的及时、有效性分析统计 | 生产保障部 | 分管领导 | 加减分法 | |
采购产品交付及时率 | (按时交付批次数÷计划采购批次数) ×100% | 生产保障部 | 分管领导 | 加减分法 | ||
采购产品验收合格率 | (验收合格批次数÷验收批次总数) ×100% | 生产保障部 | 分管领导 | 百分比法 | ||
采购成本控制 | 通过改善采购环节,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 额度 | 生产保障部、 财务部 | 分管领导 | 加减分法 | ||
质量问题处理及时率 | 市内供应商2个工作日内处理;市外供应商 5个工作日内处理 | 生产保障部 | 分管领导 | 加减分法 | ||
4、物料仓库管理 | 库存物料账、物、卡相符,与 财务部门账账相符 | 按相关制度规定,保证库存物料账、物、卡 相符,以不符合次数分析统计 | 生产保障部 | 分管领导 | 加减分法 | |
物料标识正确率 | 问卷回收数量÷发放总量 | 财务部 | 无 | 加减分法 | ||
呆滞及不合格物料处理及时性 | 按相关制度支付宝,对呆滞及不合格物料处 理情况进行分析统计 | 财务部 | 无 | 加减分法 | ||
物料请验的及时性 | 按照相关规定,对需请验物料的请验及时 性 | 生产保障部 | 无 | 加减分法 | ||
物料供应储备量的合理性 | 按相关制度规定,合理控制安全库存,既要保证及时供应,也要减少占用资金,以周期内的库存分析报告评价 | 生产保障部 | 分管领导 | 加减分法 | ||
仓库的日常事务管理 | 1、仓库的安全性; 2、仓库的环境卫生。 | 安全保卫部 | 加减分法 | |||
5、物料账套管理 | 帐套数据的准确性、完整性 | 按相关制度规定,以不符合次数分析统计 | 生产保障部 | 财务部 | 加减分法 | |
单据作业的及时性 | 以单据录入是否及时进行分析评价 | 生产保障部 | 加减分法 | |||
报表数据的准确性、完整性 | 按相关制度规定,以不符合次数分析统计 | 生产保障部 | 分管领导 | 加减分法 | ||
报表的及时性 | 按相关制度规定,以不及时次数分析统计 | 生产保障部 | 分管领导 | 加减分法 | ||
6、物料出入库 | 物料入库初验 | 按相关制度规定,对物料入库进行初验, 以不合格次数作为评价 | 生产保障部 | 加减分法 | ||
物料入库及时性 | 物料入库及时性 | 生产部 | 无 | 加减分法 | ||
物料出库的准确性 | 物料出库的准确性 | 生产保障部、 物料领用部门 | 加减分法 | |||
7、成品发货 | 成品发货准确性 | 当期发错型号、数量次数 | 商务部 | 加减分法 | ||
按时交货完成率 | 按时交货批次÷总交货批次×100% | 商务部 | 百分比法 | |||
发货记录的准确可查性 | 成品发货记录的准确可查性 | 生产保障部 | 加减分法 | |||
8、生产废弃物的处 理 | 1、生产废弃物处理的安全性; 2、生产废弃物处理的彻底性; 3、生产废弃物处理的及时性。 | 生产保障部 | 加减分法 | |||
9、体系管理 | 质量改进(纠正整改通知)实 施完成率 | 通过验证的项目数÷应完成项目数×100% | 无 | 百分比法 | ||
预防措施计划完成率 | 预防措施实际完成数÷预防措施计划数×100% | 无 | 百分比法 | |||
提出弱项改进项目 | 各单位经统计分析提出主要缺陷改进项目 1-2项 | 无 | 等级评分法 | |||
内审不符合项整改关闭率 | 通过验证认可的项目数÷不符合项目总数 ×100% | 无 | 百分比法 | |||
管理评审改进措施计划完成率 | 实际改进数÷管理评审改进措施计划数 ×100% | 百分比法 | ||||
10、其它指标 | 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| 分管领导对周期内部门的工作计划完成情 况评价 | 分管领导 | 无 | 加减分法 | |
临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| 分管领导对周期内部门临时工作任务完成 情况评价 | 分管领导 | 无 | 加减分法 | ||
年度资料整理归档完整性、及 时性 | 按相关制度规定,以提交信息管理部归档 不完整性、不及时性情况分析评价 | 厂长办公室 | 分管领导 | 加减分法 | ||
资料保密工作有效性 | 按相关制度规定,以泄密造成的后果分析 评价 | 分管领导 | 无 | 加减分法 | ||
与本门职责相关的培训完成情 况 | 及时性、有效性 | 人力资源部 | ||||
用款计划申报的及时性 | 以用款计划不及时申报分析评价 | 财务部 | 分管领导 | 加减分法 | ||
客户层面 | 客户满意度 | 内部客户满意度 | 接受民主测评的相关单位对被测评单位所 提供服务的满意度 | 人力资源部 | 加减分法 | |
外部客户满意度 | 顾客投诉规定时间完成数÷顾客投诉总数 ×100% | 相关部门 | 百分比法 | |||
学习成长面 | 1、员工培训 | 部门培训计划完成率 | 部门培训实际完成情况÷计划完成量 | 人力资源部 | 无 | 百分比法 |
上岗培训合格率 | 上岗培训合格人数÷新上岗人数(含新进 公司、转岗人员、一专多能的总人数) ×100% | 人力资源部 | 无 | 百分比法 | ||
特殊岗位持证上岗率 | 特殊岗位持证上岗人数÷特殊岗位总人数 ×100% | 人力资源部 | 无 | 百分比法 | ||
培训覆盖率 | 被培训人数÷员工总人数×100% | 人力资源部 | 无 | 百分比法 | ||
多技能岗位员工比率 | 多技能岗位员工÷各技能岗位员工总数 | 人力资源部 | 无 | 百分比法 | ||
2、员工满意 | 满意度 | 调查结果满意的总人数÷接受员工满意度 调查的总人数×100% | 人力资源部 | 无 | 百分比法 | |
员工满意度调查覆盖率 | 接受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总人数÷员工总数 ×100% | 人力资源部 | 无 | 加减分法 | ||
3、员工成长 | 年度内学历或职业资格或技能 提高的员工比率 | 学历或职业资格或技能提高的员工人数÷ 部门全部人数×100% | 人力资源部 | 无 | 加减分法 | |
4、技术革新、管理 创新的数量和质量 | 被采纳的技术革新、管理创新 的数量 | 被采纳的创新建议数量÷部门建议总数量)×100 | 人力资源部 | 无 | 加减分法 | |
被采纳的技术革新、管理创新 的质量 | 按相关制度规定评价的技术革新、管理创 新的效果 | 厂长办公室 | 无 | 等级评分法 | ||
5、部门建设 | 团队精神 | 以分管领导对部门的总体评价为标准 | 厂长办公室 | 无 | 等级评价法 | |
部门员工遵章守纪 | 以实际违反情况统计评价 | 分管领导 | 无 | 等级评价法 | ||
部门员工绩效考核及时性 | 以不及时次数统计评价 | 人力资源部 | 无 | 加减分法 | ||
部门制度的完善及执行情况 | 按发现未根据外部相关标准、法律法规的 规定进行及时修订或违规执行的次数计扣 分数 | 人力资源部 | 无 | … |